查看原文
其他

南昌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欢迎你!

小南新 2022-07-19

综合实验班、本硕实验班


国学实验班、人工智能实验班


新结构经济学实验班、稀土实验班


新功能材料与技术、医学创新实验班


这是南昌大学8个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


新时代书院模式


给你不一样的大学体验




际銮书院


向上滑动阅览

2015年,学校成立了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昌大学名誉校长潘际銮院士命名的“际銮书院”(以下简称“书院”),现已开办覆盖文、理、工的本硕、国学、综合、人工智能、新结构经济学、稀土和新功能材料与技术等7个实验班,形成了完整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书院现有学生752人,建有党员活动室、研讨室、健身房、书吧、学术报告厅和自主学习室等设施,着力打造融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生活、交流研讨、图书阅览、健身娱乐等学术、文化活动为一体的育人文化氛围,探索浸、养、熏、育一体化的新时代书院制管理模式。

书院积极探索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坚持“学科交叉、科教融合、个性发展、协同育人”的育人理念;创新书院制管理体制,成立院务委员会,由校长兼任主任,分管副校长兼任副主任,探索“一体化管理、多样化培养、开放式运行”的体制机制;深化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利用各实验班培养平台和学校优质资源,实现科教融合和协同创新;探索“三化、三制、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个性化、小班化、国际化”的教学模式,“导师制、学分制、书院制”的管理模式,“教书与育人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课内与课外融合”的育人模式;整合国内外育人资源,通过博雅讲坛、名师讲坛、校外导师等平台汇聚国内外学术大师、知名人士参与拔尖人才培养;构建“党建双领双同+三全四自”思政育人体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拔尖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而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觉成长,培养社会精英、国际名流、杰出校友、国家栋梁。

     书院形成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特色。着力打造“多维度选才鉴才、跨学科交叉培养、书院制协同育人、个性化融合发展”的部省合建高校拔尖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引领资源相对不足的地方高水平大学拔尖人才培养。传承红色基因,培养造就一批“追理想、闯新路、攻难关、攀高峰”的交叉跨界创新拔尖人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应对未来重大挑战。书院学生党支部获评全国样板支部。

      书院成立以来,涌现出“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候选人、江西省“龚全珍”式好青年等优秀学生;超过90%的学生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中科院或国际知名大学深造,其中直博124人;超过1/3的学生获得过省级以上竞赛奖励,共计889人次,发表中文核心以上学术论文93篇,其中EI 7篇,学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全球顶级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和《Advanced Materials》发表论文。

书院改革与实践取得丰硕成果。《地方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拔尖创新人才“三化、三制、三融合”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获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理论成果在《中国高等教育》发表。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书院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成果《“四自”教育没模板,际銮书院学子做示范》也在《中国高等教育》发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介对南昌大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度报道。

(际銮书院2020级新生开班典礼)

(际銮书院2020届毕业生留念)



院长寄语



际銮书院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昌大学名誉校长潘际銮院士命名,就是希望加入书院的每一位学子都能在大师的科学精神感召下,努力成为社会精英、国际名流、杰出校友、国家栋梁。秉承潘老所题写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院训,拥有求知欲望,终生上下求索;拥有钻研精神,砥砺深耕细作;拥有全局意识,系统谋划未来;拥有辩证思维,探究科学真理;做“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参与者,做“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觉成长”的践行者,感恩新时代、奋进新时代、奉献新时代,共同筑造立足红土、享誉全国的新时代书院。

际銮书院院长、前湖学院院长曹文华



焕奎书院

2020年9月,南昌大学医学部开办了“医学创新实验班”。为了加强对该实验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同年11月,学校成立了以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的创办人何焕奎先生命名的“焕奎书院”。书院的院训是“德高医精,守正创新”,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觉成才,既具有政治认同、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和高尚人格,又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探究精神。




人才培养模式

——特色实验班简介



一、本硕实验班

本硕实验班开办于2008年,是江西省第一批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也是南昌大学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创办最早、探索纵深、成效卓越的理工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形成了“学科交叉、科教融合、个性培养、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与“学分制、导师制、书院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的育人机制。

1、培养目标:对标国家基础学科“拔尖计划”,坚持理念创新,选拔校内优秀新生,因材施教,精英教育,培养“志存高远、基础宽厚、个性鲜明、勇于创新”的未来自然科学一流领军人才。

2、专业设置:本科阶段设置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技术、材料工学与工程和工程力学等六个专业方向,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

3、培养机制:高等研究院主体负责,联合相关专业学院,实施跨学院协同培养。

特色一:本硕连读,贯通培养。本科阶段在南昌大学学习,本科毕业后自主选择专业全覆盖免试推荐至“985高校”或中国科学院攻读学术硕(博)士学位。

      特色二:学科交叉,专业融通。前两学期统一修读学科基础课,强化数理化和工科宽厚基础;第三学期开始分专业修读专业主干课和跨专业选修课,突出专业特色与技能培养。

      特色三:因材施教,科教融合。实行一对一导师制,导师因材施教,个性培养;聘请名师小班研讨教学,倡导研究性学习;设置《科学训练》课程,配备良好实验条件,引导学生开展系统科研训练,培养研究创新能力;创设多层次交流平台,年均开展超30场的学术活动。

     特色四:全球视野,国际教育。利用高等研究院丰富学术交流资源,拓展学生学术视野;实施国际化教育计划,资助学生出国研修,延展学生国际化视域;与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建立战略合作,开展教学研讨与国际学术共享。

      特色五:动态滚动,退出增补。对不适应本硕实验班学习的学生实行滚动退出,根据退出人数择优增补相应数量学生,激励学生潜心向学和相互赶超。

      特色六:书院管理,协同育人。高等研究院主体实施教学培养,际銮书院统筹负责学生思政与管理,形成平台特色培养、书院协同育人的教育机制。


二、国学实验班

培养方式与特色:

国学研究院办学理念:

融旧开新,再续华夏人文慧命;敬德尊圣,重铸炎黄民族心魂。

国学研究院办学最高目标:

融贯经史子,汇通文史哲,涵化中西东,参究天地人。

1.特色鲜明的教育理念与课程体系

在教育机制上,国学实验班采取本硕连读制,每届招收25名学生,以自愿报名的方式在当年入校新生中公开选拔。成绩合格者推荐为免试硕士研究生。

在课程设置上,以元典精读为特色的教学体系,采取直奔元典的授课方式,打破“概论加通识”的课程体系。同时,为打好学习基础和提高学生理论思辨水平,适当开设了通史概论类课程,基本构建了本科课程体系。课堂之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学生学术素养的培养,将课内课外结合起来,融合为一个比较完善的培养机制。

在教育理念上,立足本科教育体系,促使学生能够通观全体,学有本原,厚积薄发,博雅平正;熟读深思,涵养生气,知行合一,提升人格,不仅博雅弘通,学际天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力倡坦荡的君子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2.教学与学术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国学专业素养是通过不断积淀而形成的,因此必须课内课外结合起来,融合为一个比较完善的培养机制。国学实验班在课堂之外采取了六项措施加强学生学术素养的培养: 

1、国学讲习堂学术讲座(邀请著名学者举办学术讲座)

2、参加学术会议(每年选派2-4名优秀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本科论坛”,宣读学术论文)

3、学术素养训练(在指导教师指导下阅读有关论文,练习学术论文写作)

4、学术活动周(全体学生撰写学术论文参加班级学术报告会,优秀者进入院级报告会)

5、课外阅读制度(在教师指导下选择方向,阅读有关专业要籍,完成读书笔记)

6、游学(暑假前往文化圣地进行观摩学习,加强直观感受,增强学习兴趣)

丰硕喜人的教学成果:

1、以国学本硕实验班培养模式为基础申报的“地方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项目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表现优异:国家级奖励2人,省部级奖励10人;1人荣获纪宝成国学教育基金奖学金;1人荣获季羡林基金会南昌大学奖学金;8人在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中获奖。6人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类竞赛中获奖;10人荣获南昌大学本科生百篇优秀毕业论文;创新学分科研训练(省级课题)4项;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累计15篇。


三、综合实验班

育人理念与培养目标:

学校于2014年3月成立前湖学院,开办综合实验班,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综合实验班依托全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实施“三三制”的培养模式,培养各行各业的未来精英人才。

育人理念:学生中心、产出导向、个性发展、品学兼优

培养目标:依据“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德行”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强、人文素质好、数理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备较强问题意识、跨学科能力、信息和数据处理能力、理论写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各行各业的未来精英人才。

培养特色:

综合实验班实施“三化、三制、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个性化、小班化、国际化的教学模式,导师制、书院制、学分制的管理模式,理论与实践融合、教书与育人融合、课内与课外融合的育人模式。

教学模式:“三化”

小班化:选用优秀教师担任主讲教师,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能力。

个性化: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设计个性化的教学计划,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学习时间和课程选择空间。

国际化:利用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资助优秀学生国(境)内外学习交流,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管理模式:“三制”

学分制:学生根据个性化培养方案选课,并根据修读课程情况、毕业实习情况和毕业论文方向确定毕业专业。

书院制:学生集中居住际銮书院,实施“四自”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跨学科素养与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学生自觉成长,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导师制:聘请校内外导师,指导学生进入科研团队或实验室参与科研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培养效果:

综合实验班学生学科竞赛成绩优异,至2020年获省级及以上奖励625人次。毕业时有超过50%的学生有国(境)外访学交流的经历,80%左右的学生继续在国(境)内外高校或科研院所深造。实验班社会反响较好,其实践成果在《中国高等教育》发表。


四、人工智能实验班

历史渊源:

人工智能实验班于2019年应市场对人工智能高端人才需求、教育部政策号召成立开班,是南昌大学在探索特色鲜明的培养模式背景下成立的拔尖人才班。实验班秉承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品学兼优、个性发展的理念,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综合素质、学科特长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德行、强实践”的“新工科”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目标,面向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产业与人才协同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责任感强、思维新、视野广、国际化的科学研究型、技术创新型与科技创业型人才。

师资力量:

实验班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资源丰富,在理工一部范围内选用教学科研水平高且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的优秀教师担任主讲教师,引入高等教育领域独角兽企业的优质师资、实验平台及“三实”教学模式(即实例分析、实境训练、实战检验),将核心课程、自主学习、交互式教学、知识应用、学习评估、创新应用的教学过程有机结合在一起,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及实践性学习能力。

培养方式与特色:

为充分发掘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潜力,实验班实行导师制、书院制、学分制相结合的教育培养模式。

导师制:实验班具备由理工一部各学院学术造诣深、研发能力强的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动态导师库,为每位学生配备导师,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入科研团队参与科研训练,或企业导师的指导下进入实训基地参与人工智能项目研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书院制:实验班遵循书院制管理,学生集中居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跨学科素养与社会交往能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学分制:学生的学籍实行专门管理,实行完全学分制,达到专业毕业要求和学位要求可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及培养学生人工智能思维,给予更多自由学习时间和自主课程选择空间,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性科学的人工智能学习计划,为实验班同学成长成材奠定坚实的基础。

优质教学资源:南昌大学人工智能实验班成立以来,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邀请国内外人工智能学术或企业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开办讲坛及学术沙龙等学术前沿讲座,加强国内外及校企间学生交流访问合作,着力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五、新结构经济学实验班

历史渊源

新结构经济学实验班设立于2020年,南昌大学新结构经济学实验班,是继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实验班(林毅夫班)成立之后,全国第二个新结构经济学实验班。实验班依托南昌大学与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优质科研与教学资源,以南昌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为载体,以南昌大学际銮书院人才培养制度优势为支撑,秉承“科教融合、知成一体”的办学理念,培养具有社会理想与责任担当、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求实创新与知成一体等综合素养突出,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与数理基础的经济学拔尖人才。

师资队伍

新结构经济学实验班配备了全明星师资队伍,教师队伍博士率为100%。新结构经济学实验班由一支以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耀彬教授和国际知名学者李建强教授共同领衔,新加坡国立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资深教授、青年副教授、优秀博士等组成的高水平师资团队。实验班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一对一的导师指导和学习路径设计,实验班配备班级导师,每个学生配备一位教学科研水平高的教师作为学术导师。

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

南昌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是集拔尖人才培养、一流学科建设、高端智库建设一体化的“新文科”样板平台。新结构经济学专项进入了学校新文科学科群计划,一流的教学科研和智库实践平台,让学生可以参与学术探索与前沿研讨交流,在学术科研和智库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实验班还拥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其他众多省部级高端学科平台。

培养方式与特色

预期目标:新结构经济学实验班定位于新时代经济学基础拔尖人才培养实验计划,旨在培养具有社会理想与责任担当、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求实创新与知成一体等综合素养突出,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与数理基础、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与实践能力的经济学拔尖人才。

引导学生把握时代机遇脉络,响应国家战略指引,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人类未来发展、思想文化创新和经济社会学科前沿。

以引领世界第三代发展思潮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体系为指导,培养学生立足中国的现象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的能力。

搭建国家级实践创新平台,提高实践能力,成为知民情、懂国情、懂世界的“知成一体”新型人才。

培养特色:书院制管理,开放式交流,融通式培养

采用书院制管理。依托南昌大学际銮书院,为学生提供舒适优雅的学习生活环境。际銮书院是践行南昌大学“六卓越一拔尖”顶层设计的人才培养高地,由潘际銮院士担任名誉院长。

具有开放式交流平台。北大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倾情协助。北大选派部分师资定期授课并担任班级导师,部分课程实现共享同步,林毅夫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荣誉主任。此外,实验班每年将拥有2-3个北大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夏令营名额。

实行融通式培养模式。依托新结构经济学新文科综合体建设,联动贯通一二三课堂,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新结构经济学“学术研究-专业建设-高端智库”三位一体的新文科综合体平台上开展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以学生为中心,提供高水平的课程学习、科研训练和智库实践,用一流的教学、科研、实践成果全过程培养一流学生。

 

六、稀土实验班

历史渊源

稀土实验班是南昌大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的讲话精神,响应国家稀土产业战略,助推国家稀土行业高端发展,于2020年及时设立、培养稀土产业的拔尖卓越复合型人才的特色实验班。高等研究院针对稀土行业对高端人才的迫切需求,利用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与几十年稀土科研和人才培养积累的丰富资源,创立“学科交叉、产教协同、科教融合、个性发展、拔尖卓越”培养模式,实施学分制、导师制、书院制的培养机制,实行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的育人机制。

培养方式与特色

培养目标:培养既具有崇高理想与责任担当、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攻坚创新与务实卓越等综合素养,又有宽厚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敢于创新求实、创业求益的稀土领域拔尖人才。

专业设置:本科阶段设置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化学、应用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环境工程等七个专业方向。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

培养机制:高等研究院牵头组织实施,联合稀土研究院和相关专业学院,实施跨学科跨学院协同培养。

三合一培养:实行本-硕-博贯通培养,或本科毕业后免试推荐到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南昌大学稀土研究院和国内重点高校的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或本科毕业后进入稀土产业相关单位从事研发工作、依托先进技术技能开始创新创业。

学科交叉,产教协同:课程体系体现学科交叉、产教协同。统一设置学科基础课和稀土产业平台课,强化数理化和工科宽厚基础;分专业设置专业核心课和跨专业选修课,突出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针对稀土产业链条设置稀土产业特色课程,培养学生产业知识与技能。

因材施教,科教融合:实行一对一导师指导,因材施教,个性培养;聘请名师小班研讨教学,倡导研究性学习;设置《科学训练》课程,配备良好实验条件,引导低年级学生开展科研训练,培养研究创新能力;创设多层次交流平台,开展年均超30场的学术活动;联合省内稀土产业高端企业建立产学研实践基地,组织开展专业实习。

拓展视野,国际教育:利用高等研究院、稀土研究院丰富学术交流资源,拓展学生学术视野;实施国际化教育计划,资助学生出国研修,延展学生国际化视域。

动态滚动,退出增补:对不适应稀土实验班学习的学生实行滚动退出,根据退出人数择优增补相应数量学生,激励学生潜心向学和相互赶超。

书院管理,协同育人:高等研究院主体负责,联合稀土研究院协同实施教学培养,际銮书院统筹负责学生思政与管理,形成平台特色培养、书院协同育人的教育机制。

 

七、新功能材料与技术实验班

历史渊源

未来技术学院新功能材料与技术实验班于2020年应教育部《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指南》政策号召成立。实验班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领衔,聚焦未来革命性、颠覆性技术人才需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遵循“打破专业边界、聚焦未来技术、创新培养模式、培育领军人才”原则,依托江西省内唯一的国家级一流学科(发光新材料技术)及十个相关国家级一流专业,以先进功能材料的智能化应用为核心方向,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技能、善创新、会营销、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为国家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整体战略布局,储备技术研发领军人才。

培养方式与特色

1.八年制本硕博贯通培养:

在南昌大学首次实施八年制本硕博贯通培养机制,秉持“先厚再广后深”教学理念,本科四年集中培养,通过考核后依据学生个人兴趣及特长选择硕士博士研究方向继续深造。 

2.“2+2+N”双导师双顾问制:

为每位学生配备2位导师(科学技术导师、科技领军导师)、2位顾问(校内创业顾问、校外企业顾问)。科学技术导师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校内青年教师担任,科技领军导师由国家级人才担任;校内创业顾问由国家奖指导老师担任,校外企业顾问由企业高管及行业专家担任。学生在导师及顾问的个性化指导下,夯实基础、强化技能、关注前沿、探索未来,实现创新能力、审辩思维、持续发展、沟通合作等N种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升。

3.PBL(Project-Based Learning)项目式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本科第一学期依据学生兴趣设立科研训练项目,第一、第二学年通过学生与科学技术导师共同完成项目的方式,调动学生探究、沟通、创新、协作能力,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以问题为导向,从项目中遇到的知识盲点出发,拓展并构建立体和跨学科的知识体系。第三、第四学年,学生进入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改委生物工程药物及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内一流科研平台,在科技领军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沉浸式轮转实践学习,提前开始硕博期间科技项目研究,激发并树立创新思维和学科交叉视野。

4.理工文医融合的精炼课程体系:

打破传统教育学科专业壁垒,独立开设“理工-文工-医工”交叉融合的多门精炼课程,在“只求框架成型、不求面面俱到”的原则内,在“周末不上课,晚上不排课”的前提下,高效完成“理工基础-高端制造-管理营销”三段式教学培养方案。精炼课程负责人及授课教师由获得校级以上教学奖励的教师担任。

教学条件及优势

1.跨学科组建:

实验班依托江西省内唯一的国家级一流学科(发光新材料技术)及十个相关国家级一流专业(物理学、应用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组建,南昌大学是江西省唯一满足教育部未来技术学院建设要求的高校。

2.多平台支撑:

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改委生物工程药物及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南昌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南昌大学高分子及能源化学研究院等国内一流研究平台支持共享,国药集团等优质企业合作共建。校内校外多平台实现学科交叉融合、科教融合、产学融合“三融合”。

3.优势资源协同:

开办院士院长论坛、头脑风暴会、名师讲堂等创新力培养平台,学生拥有和学术大师、行业专家近距离交流学习的机会;学院支持并资助每位学生参加国际国内高水平学术会议,选拔并指导优秀学生立项角逐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重磅赛事。学院聚力人财物优势资源,让每位学生享受前沿优质教育。

4.国家级人才领航高水平教学团队:

实验班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担任总顾问;拥有包括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青年长江学者、国家百千万人才等国家级人才在内的大师级科技领军导师队伍; 拥有百余名以材料学科群为主体,理工文医学科全面覆盖的青年科学技术导师团队;聘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金奖指导老师担任创业顾问;聘请获得校级以上教学奖励的教师担任精炼课程负责人。卓越人才、顶尖师资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八、医学创新实验班

2020年9月,南昌大学医学部开办了“医学创新实验班”。为了加强对该实验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同年11月,学校成立了以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的创办人何焕奎先生命名的“焕奎书院”。书院的院训是“德高医精  守正创新”,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觉成才,既具有政治认同、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和高尚人格,又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探究精神。

医学创新实验班以“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素质”为指导,通过加强医文、医理、医工交叉融合,强化协同合作,融通教学与科研,融通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打通本研阶段的学习,培养面向未来的具有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知识、科学能力与人文素养、承担“健康中国”建设大任、具有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医学拔尖复合型人才。

“医学创新实验班”采用“临床医学核心课程+跨学科课程、研究性学习(科研训练)+实践训练”等多样化和开放探索的专业培养体系。充分运用小班分组研讨、经典研读、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搭建“课堂学习+重点实验室及研讨小组”的研究实践平台,实现本科学习期间研究训练全覆盖,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师哥师姐对你说



本硕实验班 陈武佳

录取清华大学直博生

转眼间,我已从初入大学懵懂无知的大一新生蜕变为行将毕业成熟稳重的大四学长。很多人可能会对基础学科带有偏见,认为这些专业的特质就是枯燥乏味难懂,未来发展受限,跟不上时代浪潮。在本硕我选择了基础学科化学方向,确有不同的感受。我认为化学就如同“魔法”,每一位化学人都像来自霍格沃兹的魔法师一般,书本即是他们的魔杖,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变幻出各种有趣的物质。在此高研院为我们每一位学生配备了专业方向的科研导师。自大二起我加入了辛卓、黄宇星老师的课题组,两位老师成为我科研道路的引航人,之后我所取得的科研成绩都离不开他们无私的指导与帮助。前三年的积淀与成长让我如愿保送至清华大学化学系,延续自己的科研道路。要毕业了,我想对南大说:“润溪湖畔,水波潋滟。教学主馆,学子勤勉。香樟树下,钟灵毓秀。百年南大,风帆正劲。希望母校能够越办越好,早日步入国内顶尖高校的行列。今日我以南大为荣,明日南大以我为荣。”

 

新结构经济学实验班 姜俐君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恭喜你们通过了高考,成为了一名大学生。一年前的我,和你们一样,憧憬着美好的大学生活,憧憬着精彩的未来。怀揣着对未来的渴望,我走进了南昌大学的校门,考入了际銮书院。在南昌大学,在际銮书院,我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学长学姐,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活动,见识到了很多从未见过的大场面。学弟学妹们,面对很多新鲜事物,注定会充满迷茫,但只要坚定心中信念,不忘初心,你们一定会在南昌大学,在际銮书院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稀土实验班 张启浩

 初入南大之门,我便对“她”一见钟情。稀土是中国的宝,稀土班是南大的宝,在这里有可爱敬业的老师,有富有责任感的导师。学科交叉带来的强劲生命力,让她前景无限,“稀土人”踏实的心更使它平添几分厚重。在国际环境震荡的当下,国家更加重视稀土行业的发展,也让“稀土人”有了一种历史使命感。中国稀土的未来需要大家一起来推门,“把宝山变成宝器,把资源化作力量”是我的目标和动力,我相信有一天也会是你们的信念。加油吧,学弟学妹们!





如何进入实验班?


1、免试选拔:高考成绩江西省排名理科前6000名文科前1500名,可免试直接进入实验班。


2、综合测试选拔:每年九月开学后,符合报名条件的学生可参加实验班的选拔测试,通过后即可进入实验班学习。具体报名时间与报名要求,以书院和南昌大学教务处发布的公告为准,也可以关注书院微信公众号——“际銮书院SU”。


来源:际銮书院  焕奎书院

排版:张斐凡  黄琪

责编:贾蓓蓓

审稿:王翔  杨楠

策划:甘萍  邱红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